欢迎来到中国医学人才网

中医确有专长考试知识点总结|中医基础理论2、第三章-精气学说、阴阳学说部

来源:www.yipinnv.com 2025-08-03

今天大家来梳理一下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、第三章-精气学说、阴阳学说部分的重点常识。

1.《素问六节藏象论》说:气合而有形,因变以正名。因为气的运动变化,产生世界多种多样的有形物质,因而命名为不一样的名字。

2.中国古时候哲学关于气的基本定义:气是一种极其细微的物质,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本原。气作为中国古时候哲学的最高范畴,其本义,是客观的、具备运动性的物质存在;其泛义,是世界的所有事物或现象,包含精神现象,均可称之为气。

3.气一元论,是研究气的内涵及其运动,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本钱原及其进步变化的古时候哲学思想。精气学说是气一元论的早期定义。

4.气是天地万物的一同本原,天地万物之间又充斥着无形之气,无形之气与有形实体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换活动,因而成为天地万物相互联系、相互用途的中介物质。

5.总之,气一元论觉得,气是宇宙的本体,构成万物的本原,气的运动变化推进宇宙万物的发生进步和变化。中医学由此构建气的理论,丰富进步了气一元论,用以阐释人的生命活动,认识健康与疾病,指导诊断与治疗,成为中医学要紧的理论基础和思维办法。

6.阴阳学说,是中国古时候哲学理论范畴,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。中医学以阴阳交感、对立、互根、消长、转化及自和规律,认识和说明生命、健康和疾病。

7.阴阳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讲解自然变化的自然观和办法论。世界是物质的,物质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。阴阳二气的相互用途及其运动变化,形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进着事物的进步和变化。

8.阴阳学说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,广泛应用于阐释人体的生命动,剖析疾病的发生、进步和变化的机理,并指导着疾病的诊断和防治,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,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进步起到极为要紧的影响。

9.《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》 说: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爸爸妈妈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。。

10.阴阳学说觉得,世界上不少事物和现象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,皆可用阴阳来标示。阴阳,既能够标示相互对立两种的事物或现象,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。阴阳可概括天地,包罗万象。

11.阴阳所概括的一对事物或现象应是共处于统一体中,或一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,如空间的上与下、内与外,时间的春夏与秋冬季节、昼与夜,温度的寒与热,生命物质的气与血等,都是既相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,可用阴阳标示。

12.阴阳学说对阴阳各自属性有着明确的规定,具备不可变性和不可反称性。如光明、温暖、向上、趋外、开心、发散等,是阳的特质;晦暗、寒冷、向下、内收、沉静、凝聚等,是阴的特质。

13.阴阳的相对性:相对性指事物阴阳属性并非千篇一律的,主要表目前三个方面:其一,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。其二,阴阳之中复有阴阳,即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。其三,阴阳属性随比较对象而变。

14.阴阳对立,指阴阳 一分为二 ,即对待、相反的关系,是事物或现象固有些属性。阴阳学说觉得,对立相反是阴阳的基本属性,宇宙间不少事物和现象都存在对立相反的两个方面。如天与地、日与月、水与火、男与女、寒与热、动与静、上与下、左与右等。

15.阴阳互根,指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,具备相辅相成、相互依存的关系。阴阳互根的形式,通过阴阳互藏、互为根本而发挥用途。

16.阴阳消长,指阴阳双方不是静止不变的,而是处于持续的消减和增加的运动变化之中。

17.阴阳消长的形式,是量变过程中进退、增减、盛衰的运动变化,包含此长彼消、此消彼长的阴阳互为消长与此长彼长、此消彼消的阴阳同消同长。

18.阴阳转化,指事物的阴阳属性,在肯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,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,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。

19.阴阳自和,指阴阳双方自动保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稳定状况的能力和趋势。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。阴阳自和是以自为核心,依赖内在自我的相互用途而达成和 。

20.阴阳自和,是相对的、动态的平衡,阴阳双方在交互用途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况,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况。阴阳双方以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为基础,在肯定限度内消长和在肯定条件下转化的运动变化,保持阴阳平衡状况。

假如大伙还有问题的可以继续在留言区留言哦!

记者推荐:

2025年中医确有专长有关问答大全

师承和确有专长有什么区别与有关状况选择

什么是中医确有专长?

相关文章推荐